海中「自助餐」翻車魚,體長3-5米,為何被捕食卻不逃跑不反抗?
2022/12/01

自然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,不夠強大的動物只能淪為捕食者的食物。但再弱小的動物,被獵殺的時候都會拼盡全力反抗和逃跑。

然而在大海里有這麼一種奇葩的魚, 即便是被捕食者咬掉一塊肉,它們都不反抗也不逃跑,用海中「自助餐」來形容它們真的太形象了。

這種奇葩的魚,名字叫做翻車魚(Mola mola)或者翻車鲀,是翻車鲀科、翻車鲀屬下的大型魚類。 體長一般為3-5米,體重最大可以達到3000公斤

奇葩的翻車魚,就啃掉一半腦袋都不會逃跑

翻車魚的奇葩之處在于作為一條魚卻沒有太強的游泳能力, 它們的游泳速度大約是每秒0.4-0.7米,和我們的走路速度差不多。它們的游泳速度這麼慢,跟自身獨特的結構有關。

一般的魚類體形修長,有長長的尾巴和尾鰭,用力擺動就可以游得飛快。

但是翻車魚卻沒有修長的體型,整體來看就像是橢圓形,并沒有修長的尾巴。

它們在海中游泳, 只能依靠兩片特長的背鰭和臀鰭擺動,再借助一點水流,緩慢地移動。并且,生長過程中翻車魚的魚鰾會退化,不能依靠空氣進行快速的上浮和下潛。

在海里這種慢慢的移動速度,遇上鯊魚、海獅等捕食者根本沒有逃跑的能力。在海里會出現這麼一個情況: 一只海獅抱著翻車魚在啃,后者一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

就像下面這張圖片一樣,海獅都把翻車魚的腦袋啃掉一半,翻車魚就跟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。

既然跑不掉,為什麼翻車魚不反抗呢?

翻車魚游得慢,無法擺脫捕食者也可以理解。但是它們都被海獅趴在身上啃,為什麼一點反抗動作都沒有?

原因也和翻車魚獨特的身體構造有關。

首先,別看翻車魚體型龐大,它們的腦子卻很小,屬于那種「身大無腦」的類型。 翻車魚遇到襲擊的時候,它們的腦子根本反應不過來,指揮身體做出逃跑或反抗的動作

其次, 翻車魚外部皮膚的神經末梢很少,而且身體大部分地方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膠質層,最厚可以達到7厘米。膠質層里沒有太多的神經,無法給大腦傳遞自己被咬的信息。所以,它們被啃掉半個腦袋之后可能都還沒意識到自己被吃了。

一次產卵能生3億顆卵,翻車魚延續的秘訣

既然翻車魚在海中被其他捕食者予取予求,它們自然會進化出相應的存活技能,不然根本無法延續至今。

在大自然的選擇下,翻車魚進化出極其強悍的繁殖能力, 它們一次產卵的數量高達3億粒,是世界上產卵數量最多的魚。依靠著強悍的繁殖能力,翻車魚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保持種族的延續。

不過,翻車魚雖然生得多,但它們特殊的繁育方式還存在很多隱患。 和青蛙一樣,翻車魚魚卵采用的是體外受精模式。雄魚先在海床沙地上挖一個坑,然后雌魚在坑里產卵;這個時候,雄魚才會在坑里排出自己的精子完成受精。

這意味著,很多魚卵會在孵化的過程中因為天敵捕食、海浪侵襲等原因而被破壞,無法孵化成小魚。 再者,剛孵化的翻車魚幼體很小,只有1-2毫米大,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獵殺。

容易被獵殺加上孵化過程的損失,很多翻車魚被消耗殆盡,存活率僅為千萬分之一。也就是說,盡管翻車魚一次可以產下3億顆卵,但最終能存活下來的翻車魚僅有30條。

生得多死的也多,翻車魚這麼能生也沒泛濫,和它們自身極差的生存能力有關。 所以,翻車魚早在2011年就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,狀態是易危

關于翻車魚的那些謠言

最后,再來看一下關于翻車魚身上的那些奇葩謠言。 首先,很多文章都說翻車魚是個「玻璃心」,如果過度緊張就會把自己嚇死。比如在海中游泳撞到海龜,翻車魚一時「想不開」就活不下去了。

這很顯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,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表明,翻車魚會在緊張、慌亂的情況下死亡; 而且根據翻車魚的生長曲線研究,翻車魚成年之后的生長速度會放緩,長到3、4米,需要至少20年的時間

更何況,翻車魚這種幾乎沒有腦子的生物,能不能產生到「緊張」和「沮喪」這種情緒都不一定。

其次,翻車魚會被太陽曬死。很多文章都描述稱,翻車魚靠近海面會被灼熱的陽光曬死,然后當場翻肚皮。

翻車魚靠近海面確實會翻肚皮,不過它們不是被陽光曬死,而是在享受日光浴的同時讓海鳥做「皮膚清潔」

因為翻車魚的皮膚表面有多達40-50種寄生蟲,它們平時浮上海面側臥, 就是讓海鳥啄食皮膚上的寄生蟲;同時,也是在利用陽光進行殺菌

也有科學家認為,翻車魚側臥在海面曬太陽是為了促進食物消化。

后記

目前為止,翻車魚是人類發現的最為奇葩的魚類之一,它們反應遲鈍、沒有魚鰾;還是已知的唯一一種恒溫魚類。它們獨特的身體外形和構造,能夠減少熱量流失保持體溫恒定。其他的魚類,體溫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翻車魚可以吃但味道一般般。因此,人類一般不會捕捉它來吃,最多就是用來制作魚油。

AD
文章